2025年5月,我国新能源车市连续爆出两件“小事”:小米轿车悄然将“智驾”改名为“辅佐驾驭”,阿维塔因风阻系数争议被逼揭露测验自证洁白。看似无关的事情,却揭开了职业快速地开展下的隐痛——一边是销量浸透率打破60%的狂欢,另一边是技能泡沫、信赖危机与本钱落潮的阵痛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现,2025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车投诉量同比激增45%,触及虚伪宣扬、售后本钱、技能缺点等问题。这场从“油电反转”到“存亡筛选”的转型中,我国车企终究踩中了哪些雷区?
小米SU7事端后,“智驾”一词悄然从官网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“辅佐驾驭”。这一调整看似仅是术语标准,实则映射了职业长期存在的宣扬过度问题。
阿维塔12风阻系数从宣扬的0.21Cd被质疑实测0.28Cd,终究以揭露测验“自证”收场。事情背面露出两大问题:
据Deepseek猜测,天边、合创、远航等十家车企或因技能空心化、资金链断裂在2025年退出商场。以天边轿车为例:
某品牌车型降价18万元,老车主直言“被当傻子”;车企为清库存推出“买一送一”,导致单车毛利率跌至-27%。顾客从“支撑国货”到“维权无门”,品牌忠诚度加快分裂。
中消协陈述数据显现,定金退还难、补助许诺失败、车型迭代过快(周期缩至3-6个月)成投诉重灾区。某品牌车主因装备不符方针无法申领补助,直言“买车像开盲盒”。
我国新能源车的兴起,是技能创新的成功,也是国家战略的效果。但当职业从增量竞赛进入存量博弈,唯有守住技能诚信、用户信赖与本钱耐力的企业,才干穿越周期。“销量能够狂飙,但良知不能超速。”
这场转型阵痛中,咱们等待看到更多车企放下“参数内卷”,实在以用户为中心,让我国智造从“大而不强”走向“既大且强”。
你买车时最垂青技能参数仍是使用者实在的体会?遭遇过新能源车的“年代病”吗?谈论区聊聊你的故事。
新能源车的外观越来越有规划感了,许多都让人眼前一亮。不过提到安全,的确还有提高的空间呢。
90后零根底头条创作者 共享日子事情,激起共情,一起讨论 想的再多,不如往前迈出一步